名字看着像乱码,为什么能火遍全网?
最近朋友圈突然被桑BBBBB桑BBBB桑刷屏了。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,估计你和我一样懵:这到底是输入法故障还是新型密码?其实这是某新锐茶饮品牌刻意设计的名字——用重复字母形成视觉锤,靠记忆点完成病毒传播。
- 首周销量突破10万杯(数据来源:品牌方战报)
-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达3.2亿次
- 75%消费者表示“看到名字就想试试”
字母B背后的设计玄机
品牌负责人私下透露,桑BBBBB桑BBBB桑的命名藏着三重秘密:
- 视觉层:连续B字母模拟吸管插入饮料的气泡效果
- 听觉层:B发音类似“啵”的拟声,暗合饮品爽口感
- 文化层:B在部分方言中有“超厉害”的含义
杯型 | 容量(ml) | 握持舒适度 |
---|---|---|
普通杯 | 500 | ★★★ |
B型杯 | 550 | ★★★★☆ |
年轻人到底在买什么?
跟风买过桑BBBBB桑BBBB桑的朋友应该发现了,他们家的产品有个致命槽点——盖子特别难开。但就是这个缺点,反而催生了新玩法:
- 抖音挑战赛#单手开B杯#获得120万参与量
- 小红书「开盖失败妆容」仿妆教程爆火
- 二手平台出现代开盖服务(每次5元)
品牌总监笑称这属于“美丽的意外”,但明眼人都知道,从杯型设计到产品命名,每个细节都在精准狙击年轻人的社交需求。
这种命名能复制吗?
看到桑BBBBB桑BBBB桑的成功,不少商家开始效仿,结果却惨不忍睹。某炸鸡店改名「啃KKKKK啃KKKK啃」后,单日营业额直接腰斩。这说明:
- 特殊命名必须与产品特性强关联
- 视觉符号需要完整VI体系支撑
- 消费者对跟风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
有趣的是,原品牌已经开始注册「桑CBBBB桑」「桑BDDDD桑」等变体商标,看来是要把字母游戏玩到底。
参考文献:- 《2023新消费品牌命名趋势报告》餐饮协会
- 抖音热点数据监测平台(2023.08)
- 消费者调研数据由数说故事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