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总坐在C3区的女生
每周二下午三点,C区第三排靠窗位置总有个戴琥珀色眼镜的女生。她面前永远堆着三本书:精装版《追忆似水年华》、贴着便利贴的《西方美术史》和磨破封皮的考研英语词典。有次她踮脚够书时,我鬼使神差地伸手帮她拿下那本《哥特建筑图解》,指尖碰到书脊的瞬间,她耳朵尖突然变得通红。
- 后来知道她叫林夏,美术系大三学生
- 每周固定借阅建筑类书籍是因为毕设选题
- 考研词典里夹着自制单词卡,字迹意外地潦草
被咖啡渍标记的默契时刻
自从发现我们都爱喝冰美式,自习室外的自动贩卖机成了新的战略要地。某天她在我常坐的位置留了张便签:"D区艺术类书架第三层有惊喜"。找到那本《敦煌壁画修复笔记》时,发现书里夹着手绘的咖啡杯涂鸦,杯身上歪歪扭扭写着"周三闭馆日去市立美术馆吗?"
时间 | 地点 | 暗号道具 |
---|---|---|
每周三 | 古籍修复室 | 薄荷糖包装纸 |
每月15号 | 电子阅览室 | 荧光笔标记的期刊 |
闭馆音乐响起的五分钟
晚上九点二十五分的闭馆提示音,是我们心照不宣的暗号。她会把笔记本推过来让我检查法语动词变位,我则用铅笔在素描本边角画速写。管理员开始清场时,收拾书包的速度总要放慢0.5倍速——从四楼走到正门的182步,足够讨论完下午没争出结果的议题:到底是巴洛克风格浪漫,还是包豪斯更符合现代审美。
- 她坚持洛可可风格的纹样更有叙事性
- 我认为柯布西耶的模度理论才是终极浪漫
- 最后总以"明天查资料见分晓"收场
藏在索书号里的秘密
现在我的借阅记录里混进了奇怪的书目:J205/117是《恋人色彩心理学》,TS972.118/45居然是本《失败甜点拯救手册》。上周还书时发现她在I313.45/39的封底写了段话:"小说里说每个书架都是时空隧道,那C3区12架7层就是我们相遇的虫洞坐标吧?"
或许该把那张写了三个月还没送出的便签夹进书里——上面画着两个小人并肩坐在书架顶端,钢笔字晕染开的句子写着:"要一起参加古籍修复体验课吗?听说要处理三百年前的爱情诗集。"